(谷關往和平的方向 位於台八線上)
假肉桂
台灣特有種,常見於低、中海拔闊葉林中。全株具有肉桂之刺激辛香味,可供藥用及香料用,有大量人工栽培,目前多利用葉子提煉精油。(調配可樂的香料來源)
野核桃(台灣胡桃)
為落葉喬木,高可達20餘公尺,分布在台灣中海拔1500~2400公尺山區,木材質地堅實,其切面呈紅色夾雜著紫黑色條紋,十分美麗,可供製作家具、器具和槍桿。
台灣懸鉤子(別名:刺波、刺梅)
食用部:果實
半落葉性灌木,株高約1~3公尺,莖蔓性,全株有柔軟密毛,葉闊卵或圓形,灰綠色,總狀花序,腋生,雌雄同株,為暗紅至淺白色,果實可食,多汁為紅色。
美人焦(別名:蘭焦、蓮蕉花)
食用部:葉、地下莖
多年生草本,高約0.7~1.5公尺,植株叢生,地下有根莖。葉互生,鞘炳抱莖,卵狀披針形,似蕉葉。花頂生,總狀花序,全年開花,但以夏季最旺盛。花色因品種而異,種類繁多,可做食用或觀賞用。
山蘇 (別名:烏巢蕨、巢蕨)
食用部:幼葉
蕨類植物,常見附生於幹或岩壁上,叢生似鳥巢。株高約0.2~0.6公尺,葉自根莖抽生,圓環形排列,葉片劍狀披針形,變種成羽裂或鄒葉,葉面光滑明亮。性耐陰,可做盆栽,葉片是插花高級葉材。
楊梅 (別名:樹梅,銳葉楊梅)
食用部:樹皮、根皮或果實
常綠喬木,株高可達15公尺。葉互生,倒卵形,全緣或上半部有疏鋸齒。雌雄異株,葇荑花序,核果球形或橢圓形,外被細瘤粒,熟果鮮紅色。性強健,生長緩慢,適做行道樹、圓景樹等。
小葉桑(別名:桑樹、鹽桑仔、蠶仔樹)
食用部:葉、果實
落葉小喬木,株高可達五公尺,葉互生,卵形或闊卵形,先端尖,鋸齒緣。雌雄異株,雄花葇荑花序,雌花穗狀花序,椹果長橢圓形。葉可養蠶、藥用,果可食用,生長快速,適作圓景樹,幼株可做盆栽。
月橘(別名: 十里香、七里香、石柃)
食用部:枝葉、莖、根
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株高約1~4公尺,枝葉繁密,奇數羽狀複葉,小葉互生,倒卵形或卵狀橢圓形。花白色,五辮,具香氣,花期夏、秋季。花後結果,果實卵形或卵狀長橢圓形,初為綠色,熟轉紅。
腎蕨(別名:球蕨、鐵雞蛋)
食用部:地下莖
草本蕨類植物,高約0.3~0.6公尺,具直立,匍匐莖及塊莖。葉叢生,一回羽狀複葉,羽片呈鐮刀狀,葉脈游離。孢子囊群位於小脈頂端,孢膜腎形。喜生長於向陽開闊地或林緣。
有骨消(別名:七葉根)
食用部:根、葉、莖
常綠小灌木或多年生草本,株高1~3公尺,莖髓心很軟,葉對生,具長柄,奇數羽狀複葉,花頂生,雌雄同株異花,白花,果實呈漿果狀,球形,成熟時紅黃色。
構樹(別名:褚樹、穀樹、鹿仔樹)
食用部:果實
落葉中喬木,小枝密生短毛,葉具長柄,紙質,心狀卵形,先端銳尖,基部鈍形或心形,粗鋸齒緣,表面粗糙。托葉闊披針形,脫落性。集合果球形,由宿存之花被,苞片及多數瘦果合成,熟時紅色。
大花曼陀羅(別名:白花曼陀羅)
有毒部:成孰之果
常綠性大灌木,高達五公尺許,小枝灰白色;葉具長柄,互生,卵狀長橢圓形,全緣;花單性,腋出,下垂性;花萼壺狀筒形,花冠喇叭形,雪白;雄蕊5枚,子房2室,蒴果圓筒狀錐形。
夾竹桃 (別名:啞巴花、桃竹)
有毒部:全株,燃燒枝葉之煙霧,亦含劇毒。
常綠性灌木,葉片3輪生,革質,狹披針形或線狀倒披針形,先端銳尖;花桃紅、粉紅或白色,花冠圓筒狀鐘形,有單瓣有重瓣之別,種子上端密生淡褐色長毛。
綠珊瑚(別名:綠玉樹、青珊瑚)
有毒部:乳汁
灌木或矮小喬木,全株多分歧。枝綠色,粗圓而有節,但脆弱易斷。葉多生枝端,細小,線形,早落。花單性,生於枝頂或節上,花無花被,雌花具多數總苞,苞片細小,種子卵形。